1.运行检查:启动前确认面风速正常(通常0.4-0.6m/s),气流模式稳定(无倒灌或涡流),负压指示正常,报警系统(如低风速、过滤器饱和)功能完好。务必在通风柜运行状态下进行操作。
2.基础清洁:实验后立即清洁内壁、台面及导流板,清除化学残留。使用湿布及中性清洁剂擦拭外部表面与视窗,保持视野清晰。随手关闭视窗以减少能耗与污染。
3.物品管理:移除柜内所有非必要物品,确保内部气流畅通无阻。实验物品应置于操作台后方,远离视窗开口。
周期性维护:
*每周/月:检查排气口、进风格栅是否堵塞,清理积尘。测试紧急排风、洗眼器等安全装置。
*过滤器监控:密切观察压差计,压差显著升高(达到初阻力的1.5-2倍)或接近制造商设定上,立即安排更换过滤器(HEPA/ULPA)。北京春季多风沙,需特别关注过滤器状态。
1.超大操作空间:其显著特点是内部空间足够容纳1-2名实验人员进入操作,为处理大型设备(如反应釜、离心机、烘箱)、进行复杂组装或大批量样品处理提供了安全、宽敞的环境。
2.污染物控制:功能在于通过强大的排风系统,在操作人员与有害物质(气体、粉尘、蒸汽、气溶胶)之间形成稳定向内的气流屏障(面风速通常为0.4-0.6m/s),有效防止有害物外泄,保护实验人员健康。
3.坚固结构与安全设计:通常采用耐腐蚀、易清洁的材料(如不锈钢、环氧树脂涂层钢板或PP聚)制造。配备大尺寸、高可视性、防爆设计的滑动或升降视窗(门)。内置过滤器(如HEPA/ULPA)可处理特定污染物,并具备完善的安全报警系统(面风速监控、过滤器失效报警等)。
定义需求(基础):
*实验类型:明确主要处理的化学品(挥发性、腐蚀性、毒性等)、粉尘、生物危害等级?这决定了材质(如PP、不锈钢304/316)、内衬、过滤系统(HEPA/ULPA/活性炭)的选择。
*尺寸与布局:根据操作人员数量、设备体积、实验流程确定内部空间(长宽高)。测量安装位置的门宽、层高、通道尺寸,确保能顺利进入并安装。考虑门的位置(单门/双门/滑动门)、视窗配置、内部配件(水电气、工作台、储物柜)。
*性能参数:明确所需的面风速(通常0.4-0.6m/s)、排风量(CFM/m³/h)、静压要求、噪音限制、控制方式(VAV变风量?)及安全报警功能(面风速低、过滤器饱和、送排风故障等)。
您好,欢迎莅临永利达,欢迎咨询...
![]() 触屏版二维码 |